标签:
-
风口上的AI:CISO需在炒作潮中保持清醒
2017-03-12 | 作者:Kathleen Richards | 翻译:张程程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开始推广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CISO们来说,需要在炒作风潮中保持清醒。
-
降低勒索软件攻击风险,企业可采取哪些措施?
2017-03-09 | 作者:张程程预防是先苦后甜的做法,前期费工夫以后会少了诸多麻烦。如果前期预防工作都没做到位,等真正遭攻击时再懊悔也来不及了,毕竟攻击者不是慈善家,而世上亦没有后悔药。
-
关于勒索软件防御,你需要知道的几个事实
2017-03-07 | 作者:Joel Snyder | 翻译:邹铮对于攻击者来讲,勒索软件是非常盈利的一块市场。而对于受害者,即使是不支付赎金,代价也十分高昂,因为要面临很多间接成本,例如停机和系统恢复、事件分析和响应以及审计等……
-
如何使用DNS反向映射来扫描IPv6地址?
2017-03-06 | 作者:Fernando Gont | 翻译:邹铮目前增加的IPv6地址空间不仅提高了对启发式算法的使用(执行IPv6地址扫描时),而且还推动了人们探索替代技术用于查找IPv6节点……
-
中国信通院-阿里巴巴集团安全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17-03-06 | 作者:张程程2017年3月6日下午,中国信通院-阿里巴巴集团安全创新中心在京正式揭牌成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风险官刘振飞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发布仪式并代表发言。
-
泰雷兹威胁报告:安全支出上升,敏感数据仍易受攻击
2017-03-06日前,泰雷兹与分析机构451 Research联合发布《2017泰雷兹数据威胁报告》。其中,68%的受访者表示遭遇过安全漏洞,26%的受访者表示在去年遭遇过安全漏洞——两项数据同比均有所上升……
-
德国电信僵尸网络攻击嫌疑人落网
2017-03-05 | 作者:Madelyn Bacon | 翻译:邹铮日前英国国家犯罪局逮捕了一名涉嫌参与2016年11月针对德国电信进行的Mirai僵尸网络攻击的嫌疑人。
-
专家表示政府漏洞公开裁决程序应编入法律
2017-03-02 | 作者:Michael Heller | 翻译:邹铮在过去一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因其披露或保留漏洞用于情报收集目的的模糊政策而饱受争议,专家们称这是因为漏洞公开裁决程序目前为自愿执行,而不是强制执行的。2017年RSA大会专家小组建议将联邦机构决定是否公开或保留软件漏洞的程序编入法律。
-
思科2017网络安全报告:安全漏洞的实际成本及其应对措施
2017-03-01据思科2017年度网络安全报告显示,在2016年遭遇过安全攻击的企业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损失了超过20%的重要客户、商业机会和收入……
-
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企业需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
2017-03-01 | 作者:赵长林据统计,黑客们利用仅仅是有限的少量应用程序漏洞,但针对这些程序的攻击却占据了绝大多数。如果企业重视监视和防御有限的这些易被攻击的应用程序,攻击者的日子就要难过得多……
技术手册 >更多
-
恶意软件检测与防御
一般来说,恶意软件只是进入系统的切入点,通过下载和安装其他应用来获取管理权限,完成攻击。然而,随着网络安全战的持续胶着,威胁环境日益复杂,恶意软件也在连番升级……
-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剖析与防护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目标是访问企业网络、获取数据,并长期地秘密监视目标计算机系统。这种威胁很难检测和清除,因为它看起来并不象是恶意软件,却深入到企业的计算系统中。此外,APT的设计者和发动者为逃避检测还会不断地改变其代码,从而持续地监视和指引其活动。那么,企业是否就拿这种威胁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的。
-
善用威胁情报 加固企业安全
多年来,企业投资于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以及日志管理技术来收集、管理和分析日志。大规模数据分析领域的进步让企业使用程序得以从数据中发现异常活动和分析攻击。然而,企业很容易被从这些数据中获得的指标和警告所淹没。这正是威胁情报派上用场的时候。
-
端点安全实用指南
端点安全一直是令IT团队头痛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员工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进行工作,同时,这些设备中平台和服务数量日益增多,再加上云计算技术使用的增加,都让信息安全专业人士更加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