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Web2.0技术竟成恶意软件温床
2008-06-04随着PC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感受到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极大便捷之时,也无时无刻不感到万分紧张。在网络病毒黑色生态链接非常完善的今日,恶意软件已经做成大生意。
-
国内资深黑客浅谈恶意代码的研究分析
2008-06-04 | 作者:叶子恶意代码通过把代码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镶嵌到另一段程序中,从而达到破坏被感染电脑数据、运行具有入侵性或破坏性的程序、破坏电脑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
黑客自搞专属社交网络 会员分享电脑安全黑客文化
2008-06-04在Facebook,你可以交朋友和分享视频。在House of Hackers社交网络,会员互相分享的是关于电脑防护、刺探弱点,和各种与黑客文化相关的信息。
-
加拿大消费者面临资料保密“大灾难”
2008-06-04加拿大隐私专员詹妮弗·斯托达特3日在发表的报告中说,加拿大消费者必须对付”不可原谅的”安全漏洞,因为许多公司没有采取保护消费者个人资料的大多数基本措施。
-
保护开源项目 力斗害群之马
2008-06-04 | 作者:Cade Metz in San Francisco | 翻译:CSDN恶意开发者可以是任何导致团队协作代码开发产生问题的人。从喜欢恶意地让项目走弯路的人,到把开发成果据为己有的篡位者,都是害群之马。
-
了解IAM套件中的多因素认证技术特征
2008-06-04 | 作者:Joel Dubin随着多因素认证的发展,它已经成为IAM套件中的一部分。作为IAM套件的一部分,多因素认证是否可以有效地工作呢?多因素认证是否可以遵照其承诺,提供更多的安全呢?
-
数据窃取止于Google 缓冲器
2008-06-03 | 作者:Robert Westervelt | 翻译:Tina Guo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几个为保护的黑客服务器,包含一些上千人基于电子邮件和Web的敏感数据。这些研究人员演示了使用Goolgle可以非常简单地找到这些数据。
-
VPN安全与应用两方便
2008-06-03 | 作者:JOAN隧道技术主要是通过隧道协议实现的。隧道协议根据其实现方法不同,主要有第二层隧道协议与第三层隧道协议。今天笔者将重点讨论第二层隧道协议。
-
SOA须打造四重安全性
2008-06-03SOA安全只确保应用服务器和端点提供适当的验证和授权功能以及端到端的安全传输。Juniper的中国区总经理张小琳认为,这种认识比较片面,SOA须在四个方面打造安全性。
-
教你Firefox浏览器安全设置技巧
2008-06-03 | 作者:左边Firefox浏览器在中国的普及度越来越大,这里就介绍一篇Firefox浏览器安全设置文章技巧,让网友在平时网络浏览时能够做一点防范。
技术手册 >更多
-
恶意软件检测与防御
一般来说,恶意软件只是进入系统的切入点,通过下载和安装其他应用来获取管理权限,完成攻击。然而,随着网络安全战的持续胶着,威胁环境日益复杂,恶意软件也在连番升级……
-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剖析与防护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目标是访问企业网络、获取数据,并长期地秘密监视目标计算机系统。这种威胁很难检测和清除,因为它看起来并不象是恶意软件,却深入到企业的计算系统中。此外,APT的设计者和发动者为逃避检测还会不断地改变其代码,从而持续地监视和指引其活动。那么,企业是否就拿这种威胁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的。
-
善用威胁情报 加固企业安全
多年来,企业投资于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以及日志管理技术来收集、管理和分析日志。大规模数据分析领域的进步让企业使用程序得以从数据中发现异常活动和分析攻击。然而,企业很容易被从这些数据中获得的指标和警告所淹没。这正是威胁情报派上用场的时候。
-
端点安全实用指南
端点安全一直是令IT团队头痛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员工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进行工作,同时,这些设备中平台和服务数量日益增多,再加上云计算技术使用的增加,都让信息安全专业人士更加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