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分析入侵检测系统漏洞 认识黑客入侵手法
2008-06-03 | 作者:hackmaster随着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出现,许多针对网络IDS的规避手法也随之不断”升级”。如今,黑客对于IDS已经有了较完整的入侵手法。本文将针对IDS的漏洞来了解黑客的入侵手法。
-
报告称全球每5秒钟内就有1个网页被病毒感染
2008-06-03美国知名网络安全公司Sophos周三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期间,平均每天会有1.5万个网页受到病毒感染,相当于每5秒钟内就会增加一个被感染网页。
-
赛门铁克称防毒扫描95%是多余
2008-06-03赛门铁克要下一代桌面防毒产品又保护PC,又不拖慢它。昨天赛门铁克公布2009年版本消费者产品”零冲击效能”的目标,藉由产品瘦身、使软件安装、启动及下载更快速。
-
隐私倡导组织声讨谷歌呼吁首页明示隐私政策
2008-06-03针对上周外界有关Google首页”隐私政策”做法可能与加州一项法案相冲突的报道,美国多家隐私倡导组织已向Google发出公开信,呼吁Google在首页添加”隐私政策”内容或链接。
-
如何锁定企业的即时通讯
2008-06-03 | 作者:Michael Cobb即时通讯是配置最为广泛的互联网应用软件之一。巨大的用户群,是IM软件成为黑客攻击目标的原因之一。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设置IM,保障企业的数据和即时通讯的安全呢?
-
IDS入侵检测技术
2008-06-02入侵检测系统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就出现了,它是入侵检测系统是历时最久并最普及的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入侵警报器,IDS可以分为基于特征(Signature-based)的和基于异常(anomaly-based)的。基于特征的IDS的工作原理类似杀毒,查询和已知的恶意事件匹配的特征。基于异常的IDS查询网络协议、用户、流量行为模式或系统(核心)调用中的异常行为。
-
Google参与安全复杂性管理
2008-06-02 | 作者:Dennis Fisher | 翻译:Tina Guo在过去的几年里,安全威胁的性质和范围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企业安全专家一直在努力跟上。但是不止是他们。Google的员工也在适应Web安全的新状态方面分担挑战。
-
研究显示智能手机比笔记本更有威胁隐患
2008-06-02一项来自数据保护供应商Credant Technologies的研究表明,智能手机和PDA比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更具威胁性。
-
安全设备并非万能:手工有效封杀垃圾邮件
2008-06-02 | 作者:落英缤纷垃圾邮件的危害早为业界所熟悉。如果不能有效识别并采取防御措施,就会上当,就会造成各种安全危险:机密数据泄露、间谍软件侵入……,有效识别和清除垃圾邮件刻不容缓。
-
OECD:四分之一美国电脑曾被恶意软件感染
2008-06-02 | 作者:涟漪据国外媒体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网上犯罪的一项研究显示,25%的美国电脑被恶意软件感染。
技术手册 >更多
-
恶意软件检测与防御
一般来说,恶意软件只是进入系统的切入点,通过下载和安装其他应用来获取管理权限,完成攻击。然而,随着网络安全战的持续胶着,威胁环境日益复杂,恶意软件也在连番升级……
-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剖析与防护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目标是访问企业网络、获取数据,并长期地秘密监视目标计算机系统。这种威胁很难检测和清除,因为它看起来并不象是恶意软件,却深入到企业的计算系统中。此外,APT的设计者和发动者为逃避检测还会不断地改变其代码,从而持续地监视和指引其活动。那么,企业是否就拿这种威胁束手无策了呢?当然不是的。
-
善用威胁情报 加固企业安全
多年来,企业投资于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以及日志管理技术来收集、管理和分析日志。大规模数据分析领域的进步让企业使用程序得以从数据中发现异常活动和分析攻击。然而,企业很容易被从这些数据中获得的指标和警告所淹没。这正是威胁情报派上用场的时候。
-
端点安全实用指南
端点安全一直是令IT团队头痛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员工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进行工作,同时,这些设备中平台和服务数量日益增多,再加上云计算技术使用的增加,都让信息安全专业人士更加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