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IBM正式宣布收购安全和遵从性测试软件公司Watchfire。目前,IBM Rational已经完成了在融合Watchfire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升级。
网络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和软件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企业对安全和遵从性的需求从软件应用阶段扩展到软件开发阶段。为了保障软件生产机构能够向客户交付高质量、符合相关行业规范的软件产品,在开发阶段对软件安全性和遵从性的强化至关重要。
目前,Rational集成Watchfire技术的产品新版AppScan已经推出。IBM大中华区Rational软件总经理桂荣青表示:“基于对Watchfire的收购,IBM将安全和遵从性测试技术引入到Rational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使Rational在IT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他指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AppScan既能从内部侦测软件漏洞,也能够对软件整体的法规遵从性加以测试。目前新版的AppScan已经包含了44个法律法规的遵从模板。
安全和遵从性测试技术与软件开发工具的结合将导致软件开发方式的变革。Rational中国区技术销售经理傅纯一指出,以前大型软件产品的安全性测试往往请咨询公司模拟黑客行为进行测试,称为渗透性测试。这种测试的成本高昂,而且是非持续性的,一般一年做一次。但是软件应用的环境一直在变,黑客的攻击手段也在花样翻新。有了AppScan,客户可以定时对网络应用进行持续性的扫描,一旦发现漏洞立即汇报,大大提升了软件产品的安全等级。
AppScan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无论是在软件的测试阶段还是生产阶段,都可以从外部模拟网络黑客行为。它内置了一个网络应用安全漏洞库,每周进行更新,用户可以定期从网上下载最新的漏洞库对软件进行扫描。
桂荣青指出,Rational与Watchfire的结合使Rational走出传统软件开发框架,向具有IT治理与风险管理能力的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转型迈出重要一步。而除去功能上对Rational解决方案的强化之外,AppScan还将新的软件开发思维传递给客户。“以前很多客户惯用的做法是在软件开发完成之后再进行安全或遵从性的测试。而我们所看到的趋势是,无论采用人工还是软件自动化的方法,像Watchfire这样的工具所提供的测试性能都应该嵌入到整个软件开发周期之中。软件开发者需要在软件开发的初期就意识到产品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测试对软件进行持续性的改进。”桂荣青说。他同时强调,这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引入安全和法规遵从性功能设计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软件开发技术推进的一种必然。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思科通过收购Duo来增强云安全性
思科宣布以23.5亿美元收购Duo Security公司,此次收购将为该网络公司的云安全产品组合增添了两步身份 […]
-
Accenture公司的Tammy Moskites探讨CISO职位变化
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职位仍在不断发展和成熟,对于这些变化,或许没有人比Tammy Moskites更有话 […]
-
企业没有从过往网络安全事件中吸取教训
根据Pluralsight作家同时也是安全专家Troy Hunt表示,反复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表明企业仍然在基础 […]
-
微软公司提供IE浏览器零日“双杀”漏洞补丁
微软公司2018年五月份的周二补丁日提供了IE浏览器零日漏洞补丁修复,该漏洞上个月已经被外部攻击者利用。(译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