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系统、软件漏洞发起攻击,正在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这里就让我们看看史上最牛的三大漏洞病毒。
红色代码
2001年7月,新型网络病毒“红色代码”全面爆发,它首次将网络蠕虫、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合为一体,迈出了网络病毒划时代进化的第一步。病毒通过微软公司IIS漏洞进行传播,造成互联网上大范围的访问速度下降甚至阻断,同时还可以向网站服务器抛出大量数据,最终导致网络瘫痪。
不过由于IIS并不是windows系统中默认安装的组件,因而个人用户并未受到毁灭性的影响,但是本次病毒的爆发,给全球带来26亿美元损失。
冲击波
2003年8月,在微软发布新一轮的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后不久,藏污纳垢的互联网温床正在蕴孕一只前所未见的大型毒虫王。仅仅一个星期后,它开始全面爆发,多年以后人们依旧对这场战役记忆犹新,并把这个在个利用微软RPC漏洞,在短短一周之内攻击了全球80%的Windows用户的蠕虫病毒命名为“冲击波”(Worm.Blaster)。受其感染的机器会不停重启、IE浏览器不能正常打开链接、应用程序异常等等。没有人能够准确统计出冲击波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它对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
“冲击波”的全面爆发,典型地暴露出电脑用户在病毒防范意识上的严重不足。金山反病毒专家告诉我们,“冲击波”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病毒,只要电脑及时安装微软发放的官方补丁就绝不会受其影响。
Flash特务
2007年起,病毒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病毒的特性已经不再单一,呈现群体作战趋势。同时由于人们对操作系统漏洞的日益重视,通过操作系统漏洞传播病毒的时代已经过去,而病毒的研发者们逐渐将目光瞄向了常用的应用软件。2008年4月8日,Adobe Flash Player 9 .0.115及更早版本被发现存在高危漏洞。5月下旬,出现利用此漏洞传播的大量病毒,攻击者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特殊flash文件实施攻击。据不完全的统计,访问那些被利用此漏洞植入恶意挂马网站的用户,中招率超过60%。由于Adobe Flash Player用户广泛分布,且该漏洞涉及IE浏览器,因此危险指数直线上升。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作者
相关推荐
-
企业是否应信任第三方代码?
软件日益成为企业从事各种业务的核心,而合作伙伴提供软件中的漏洞可能会成为企业的漏洞。企业是否该信任第三方代码呢?
-
“软件移植”如何修复受损代码?
何谓软件移植?它们如何修复受损代码?它会在企业软件生命周期中占据一席之地吗?此外,它们是否会导致更多的软件漏洞和安全漏洞?
-
软件漏洞到底该不该被披露?
现在有关漏洞披露的辩论非常激烈:一方面企业有权利知道自己正处于危险之中,但另一方面,供应商需要时间来修复漏洞。那么,哪一方面更重要呢?
-
如何最大化自动补丁管理工具的作用?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补丁管理是数字资产管理中经常被忽视的方面,这相当于埋了颗定时炸弹。而自动补丁管理可确保已安装的软件包含应用或操作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最新特性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