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背后隐藏的网络风险

日期: 2013-04-01 作者:Gary Davis 来源:TechTarget中国

  最近,一些“悲催”的名人和政客的隐私信息纷纷遭到“人肉”。被泄露的数据五花八门——银行对账单、按揭条款、汽车贷款……在一家俄罗斯网站上,这些东西可以轻易找到。

  “遭此不幸”的演艺界大碗包括 Jay-Z、碧昂斯 (Beyonce)、布兰妮·斯皮尔斯 (Britney Spears) 以及金·卡戴珊 (Kim Kardashian) 等,他们的个人信息被公诸于众。此外,这次泄露事件的受害者甚至包括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 (Michelle Obama)、副总统乔·拜登 (Joe Biden)、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Hillary Clinton) 以及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司法部长的埃瑞克·霍德尔(Eric Holder)。鉴于这一事件波及的人物的影响力,一个由网络安全官员组成的 FBI 小组正在对这一攻击的幕后黑手展开深入调查。

  不单单是在美国,“人肉”这一现象,在中国也不是新鲜事,人们的个人信息都随时面临着被曝光的危险,网络暴力侵入事件无处不在。事实上,这一攻击背后正有“ doxxing ”的影子。据调查人员称,这些网络攻击根本没必要归为“黑客”行为,而是一种称为“ doxxing ”的伎俩。与黑客攻击通过入侵计算机来实施破坏不同,doxxing 是从一些“蛛丝马迹”(诸如电子邮件地址之类的公开信息)对来某人进行“揭秘”。 接下来,“ doxer ”会利用这个电子邮件地址来发现电话号码、住址,并进而“破解”受害者的银行对账单和贷款等信息。仅仅通过公开信息来“寻人”,Doxxing 并不违法,而如果是通过在线聊天服务或攻入受害者网络账户来“尾随”他人以窃取其数据,则属于一种不法行径。

  尽管住址、手机号或者在国家或地方机构备案的文档并不像你的支票账户号一样属于敏感信息,但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谁会愿意把这类信息公开放到网上?

  管理好您的网络信息

  公开和隐私信息之间的界限因人而异。 Jay-Z 和布兰妮之类的名人可能对于保护个人联系信息(例如住址)极其重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与亲朋好友分享某些信息,而名人们却绝对不希望这些信息大白于网络,不过,doxxing 仍然代表了一种威胁,因为下一步往往就是身份信息遭到窃取。

  对于并非名人的芸芸众生,在考虑将哪些信息公之于网时,“挑剔”不失为明智之举。你不可能不会在你的税单上注明家庭住址,不过在将此类信息添加到你的微博和 LinkedIn 用户简介时则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奢望限制了对账户详细信息(如联系信息)的访问便能防范 doxxing ——如果你的一位朋友的账户被黑,或者站点本身变更了隐私政策,你都有可能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大白于天下。

  要做到安全无忧,McAfee是你的“守护神”,它能帮助用户监控应用程序的隐私访问级别,通过扫描查找恶意内容,将你的敏感信息隔绝与公众视线之外。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