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很安全,但你用好它了吗?

日期: 2017-10-16 作者:张程程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如果你的企业还在因为安全顾虑而不敢拥抱云计算的话,那么,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安全肖力给出的一些数据可以让企业吃颗定心丸了:Gartner认为,主流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性,比大多数企业的线下数据中心,做得更好。因此,安全,不应该再被视作上云的主要障碍。

520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企业业务越来越互联网化,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安全问题成为企业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但从今年发生的代表性恶性安全事件来看,从美国三大征信公司之一Equifax的数据泄露到年中席卷全球的WannaCry勒索蠕虫再到近来阿里云监测到的600G的DDoS攻击,企业在应对安全事故时仍旧分身乏力,这一切皆指向一个问题——传统企业安全架构无法应对新型互联网威胁。

从上云阻碍,到上云助力

笔者曾看过 Gartner 的一个报告,标题名为:云上很安全,但你在安全地使用它吗?这个标题给了我一些灵感。

云做好了它的安全部分,用户呢?看看近期由错误配置引起的AWS S3数据泄露, 用户如何“用好云”,比“上云”本身更重要,在安全这一点上尤其。这也是为什么,各家厂商纷纷定义“责任共担模型”,从另一个角度,也是在告诉用户,上云后,可别撒手不管了。

如肖力在云栖大会上提到,Gartner称,到2020年,能正确用好云来提升自身安全保护的企业,会比仍然在传统数据中心做安全的企业,减少至少60%的安全事件。

事实上,除了Gartner之外,普华永道也在它的Global Stat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urvey 2016中提到过,69%的企业正在放心地使用基于云的安全服务。

Intel曾经对1400位安全从业者进行调研, 74%的组织已经将敏感数据存储在公共云。


这些数据都说明,企业对云的信任感,在逐步提升,这是趋势。

这种趋势背后的理由,是用户对云上安全天然优势越来越懂了。如Gartner报告提到,企业IT负责人可以用好云的“原生安全”能力(native security capabilities)、成熟的安全DevOps工具,以及自动化的安全管控功能,来大幅度提升安全能力。

这里的逻辑是,云能够提升安全度。

云安全价值几何

云带来独特的安全价值,是从云本身的规模化优势而来的,它能让安全从偏安一隅的隔离模式,变成集中管控、迅速下发的神经中枢模式,从而增强企业威胁情报模型、更好地抵御攻击,以及加快安全事件的响应。

随着威胁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打破以往固有的安全认知误区:一方面隔离并不能保证安全;而好的产品也并不能和安全划等号,安全需要产品,也需要人,光有武器库不够,精兵强将仍是重头,安全运营对团队能力和人才要求都非常高。

如果企业能用好云,能够改变企业安全的结果。让放在云上的业务系统,比云下更安全。

关于安全,阿里云的“设计蓝图”是什么?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阿里云将通过新的企业云安全架构,开启极致安全新时代。为什么这个架构能给够给云上的企业带来更好的安全性呢?这要从云平台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云安全服务说起。

520

首先,云服务提供商给企业安全打好了天然地基——云平台的基础防御能力。阿里云在整个云平台的外围搭建了天然保护盾,每天帮助企业防御超过16亿次攻击;另外,云计算能够把安全植入到设计阶段,云上安全产品是“默认安全”的,也就是说,安全是产品上线时的天然基因。

每天上亿的攻击给云平台带来无数的演练。数据中心每一个风险、每一个未授权访问、每一个异常行为,云上都统一看见、识别、拦截,并将这些经验用于企业服务中。云平台拥有更好的安全运营能力。针对之前爆发的WannaCry勒索蠕虫病毒,阿里云提前预警,统一调度方案,并于9小时内完成修复,这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第二,云服务提供商提供更高等级的数据保护。阿里云目前对云上数据进行全链路加密,且今年更是加大投资力度,把数据安全做到了“芯片级”,新发布的加密计算将用户数据保护嵌入到硬件层,数据只能在可信环境中进行计算和处理。

此外,阿里云从客户、云平台和内部数据审计三个维度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并通过国际上非常严苛的第三方SOCtype2审计。

最后,云上的云安全服务和生态。阿里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王国,将安全的多样性做到极致。目前,阿里云已经为20万用户提供增值安全服务,用户覆盖共享出行、航空、金融、政府等。目前,阿里云与148家安全合作伙伴、5000位白帽子以及350款安全生态产品,共同服务用户。

这一切让阿里云有了强调“云上比云下更安全”的底气,而今后,安全将不再是企业上云的障碍,相反,将成为企业拥抱云计算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张程程
张程程

TechTarget中国编辑。专注报道企业级安全、网络领域的技术更迭和趋势变革,负责安全网站与网络网站的内容规划、组稿、原创和编辑。

相关推荐